廖輝英,1949年生於臺灣省台中縣,臺灣著名作家,新女性主義文學重要代表,先後涉足傳播界和工商界。
其作品篇篇與時代脈搏息息相關,反應臺灣社會要害,獲得大量相關獎項。
因在其作品中成功塑造了「舊式婦女」、「視窗女人」、「事業女人」三類女人形象而著稱。
她闖蕩30多年,作品高達80部之多,最讓她受到關注的,是她相當傳奇的一生。
據《Smart智富11月號》報導,廖輝英在一對子女決定結婚時,分別送了他們500萬的購屋基金,希望他們都能安心成家。
去年女兒結婚時,廖輝英看著她和女婿在舞臺上表演《炮仔聲》時,不自覺流下眼淚,那是屬於母親的不捨與盼望,
這也讓她想起40年前,母親由於八字相沖,竟不能在自己的大喜之日拜別,凸顯了過去重男輕女的卑微,也成就了廖輝英相當著名的作品《油麻菜籽》。
廖輝英表示自己出生在傳統保守的家庭,身為長女的她必須扛起照顧弟妹的責任,才6歲時就要做許多家事,
當時就像是油麻菜籽一樣逃不出命運的安排,然而廖輝英沒有因此認輸,靠著自己的毅力拚出了輝煌的人生。
在職場10多年後,廖輝英在34歲時懷孕,過程中遇到許多波折,在第三次安胎出院後,廖輝英便決定離職好好休養。
即使沒有工作,她也沒有停下手中的那支筆,在短短16天內就完成了《油麻菜籽》,這本記錄人生各種苦澀與哀愁的經典。
34歲可說是廖輝英人生的轉捩點,從那之後她創作的每本書成績都非常亮眼,卻也讓她的人生變得馬不停蹄,
不但時常要趕稿,還得照顧年紀還小的孩子,身心似乎已快不堪負荷。
於是廖輝英立志自己50歲以後就不要再工作了,沒想到天不從人願,她一直無法真正放下肩上的壓力。
開始工作之後,得代替爸爸媽媽照顧整個家,結婚後又遇上投資失利,慘賠了數百萬元,
最後廖輝英不得不放棄遠赴英國劍橋大學的博士資格,只希望能將家庭顧好。
雖然生活辛苦,但她從來不埋怨,尤其照顧父母更是不辭勞苦,從20歲開始,照顧雙親長達45年,直到他們都以近90歲的高齡離開後,廖輝英才開始審視自己的養老計畫。
首先她強調自己希望不要造成子女的負擔,因此早就在健保卡上註記「萬一老病不癒時,希望放棄急救」。除此之外,她還打算調整自己的生活模式。
由於現在的房子在子女搬出去後顯得過於空曠寂靜,廖輝英與丈夫打算將房子以大換小,並且登記在子女的名下,
在換房後會多出一筆錢,那可作為她和老伴的安養費,讓子女們不須為他們的老年生活擔憂。
上了年紀的廖輝英,身體上已經開始出現一些無可避免的衰退症狀,但樂觀開朗的她也強調只好多運動、多保養。
祝福她未來能更加從容,過上舒服的日子。大家喜歡看她的著作嗎?